杯小茶遇見過許多初次喝茶的新人,懵懵懂懂,對茶出過不少誤解:比如把鐵觀音看成綠茶,以為安吉白茶就是白茶,還有說大紅袍是紅茶......
鐵觀音看成綠茶可能是因其翠綠的外表,大紅袍除了名字里帶著紅字,跟紅茶實在是相去甚遠,可見大紅袍名聲雖然響當當,但許多人大概也是只聞其名不解其茶。
武夷茶王,非同凡響
武夷巖茶,歷史悠久,有四大名樅——大紅袍、鐵羅漢、白雞冠、水金龜,而大紅袍為其首,是中國茗苑中的奇葩,素有“茶中狀元”之美譽,乃巖茶之王,堪稱國寶。
關于大紅袍的由來,有個傳說:老年間一個趕考的秀才,走到武夷山時病倒了,當?shù)靥煨乃碌暮蜕写缺?,將他攙進廟中救治。
老和尚一不扎針,二不用藥,而是將寺后所產(chǎn)的茗茶濃濃煎煮了一碗,給秀才灌了下去。說來也神了,秀才喝下去之后周身通泰,病也慢慢好了。
謝過僧人后,便上路趕考去了,竟然高中狀元,衣錦還鄉(xiāng)之時,又途徑武夷山天心廟。狀元公為感念茶樹救命之恩,便將身上的大紅袍脫下披在茶樹上,大紅袍便由此得名。
巖韻花香,獨特茶韻
《茶經(jīng)》有云:其地,上者生爛石,中者生礫壤,下者生黃土。
武夷山的土壤母巖,多為火山礫巖、紅砂巖?!盃€石”指的就是風化后的火山礫巖等碎巖形成的土壤,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。
這里的茶樹自然生長得更好,內質成分也變得更加充沛,于是形成了武夷巖茶特有的“巖骨花香”。
打開蓋,難以想象,這一把“烏黑黑”的干茶便有那樣濃郁的、厚實的、勾人的香氣。
忍不住湊近聞了又聞,直到?jīng)_泡時,這股香還膩在鼻尖,讓人茶癮大發(fā)。
開湯后熱嗅,便是經(jīng)典的“巖韻花香”。
先出場的是木質香,帶著烘焙過的煙火氣,大氣沉穩(wěn),隨后幽幽的蘭花香飄出來,夾著一點兒果香,清郁甜和。應該是那開在巖石邊的花,真是一點也不嬌氣,只是孤芳自憐,香遠益清。
比起鐵觀音那神秘的“音韻”,大紅袍的“巖骨”表現(xiàn)得可謂十分直白了,不需要多拐彎抹角的去形容,那種堅硬的、磅礴的,在沙礫巖石,溝壑幽深之處的感覺,一聞一喝,立馬便能感覺到。
精心配比,工藝考究
現(xiàn)在的大紅袍,也是非常講究工藝的烏龍茶,各家有各味,它的制作工序繁多,其中關鍵的步驟包括做青和焙火。
這兩個關鍵的步驟,決定了茶香不香,滋味厚不厚。
這款茶遵循武夷巖茶的傳統(tǒng)炭焙工藝,三道火焙透,避免茶葉返青,有利于長期存放飲用,令湯感更顯柔順甘甜。
其碳焙的氣息濃郁,后韻中夾雜絲絲清甜的花香......
醇厚耐泡,回味無窮
沖泡大紅袍,建議用紫砂壺或者蓋碗沖泡,更能夠體現(xiàn)本身風味。
用紫砂壺沖泡時,因其條索偏大,建議選用壺口大的,以免茶葉斷碎造成茶水苦澀。為了激發(fā)大紅袍的芳香,沖泡請用100℃開水。
注意前兩泡茶的出湯速度較快,往后宜適當悶泡,方能品飲其甘甜滋味。
開湯品鑒,可見湯色橙黃明亮,清澈艷麗。馥郁的茶香四散開來,便引人沉浸其中。
細細品味,滋味醇厚,亦有明顯“巖韻”特征,飲后齒頰留香,是一種成熟的柔滑滋味,體貼、包容,叫人回味無窮。
只嘆道:舌端茶湯細權衡,復御鮮泉兩邊生,舌根遺味清浮齒,喉門半開沐春風。
來源:茶的故事
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